森林资源民事纠纷典型案例——云南省澜沧县人民检察院诉歪某毁林种茶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

日期:07-25  点击:  属于:房屋土地

云南省澜沧县人民检察院诉歪某毁林种茶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

  【基本案情】

  200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被告人歪某在未办理林地占用手续及林木采伐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将位于云南省澜沧县某村的国有公益林砍伐、围割,用于种植茶树。其非法占用林地10.6亩,砍伐、围割林木142株,造成林地大量毁坏。犯罪后,歪某投案自首。云南省澜沧县人民检察院就其行为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裁判结果】

  云南省澜沧县人民法院审理中,就附带民事公益诉讼部分组织双方达成调解,由歪某赔偿森林植被恢复费用3392元,并已当庭履行。就刑事部分,该院一审认为,被告人歪某违反土地管理法规,擅自砍伐林木,改变林地用途,面积达10.6亩,其行为已构成非法占用农用地罪。歪某犯罪后自动投案且如实供述,可以从轻处罚。遂判处歪某拘役四个月,并处罚金3000元。宣判后,各方未上诉、抗诉,一审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

  【典型意义】

  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碳库,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林地以及依托于林地生存的森林、野生动植物和微生物是地球表面最重要的生态资源之一,也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基本保障。本案所涉的云南澜沧江畔景迈山,是中国著名古茶山之一,迄今已有1828年历史,被誉为“世界茶文化自然博物馆”“人类农耕文明奇观”。近年来,部分村民受利益驱使,非法侵占周边林地,毁林种茶,把茶树种植演变为对森林的疯狂蚕食。然而,古茶树喜湿好肥,对生长环境的洁净度要求极高,需要纯天然的森林环境。破坏森林资源,不仅破坏了野生古茶树的生长环境,也打破了古茶山的生态平衡,最终损害的是当地群众及其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人民法院依法惩处破坏森林资源犯罪行为,对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积极促成调解,通过“刑罚+修复”的责任方式,有效保护了景迈山古茶林的生存环境。本案体现了人民法院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引导公众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努力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生生不息、代代传承。


云南联亚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最新消息扫一扫,关注我们最新消息
联系我们
0871-65324110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8:00

联系人:联亚律师24小时值班电话

手机:0871-65324110

邮件:841927516@qq.com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民航路顺新时代写字楼8楼

底部导航
      云南联亚律师事务所是云南的一个精英律师团队,拥有丰富的律师执业经验与律师专业素养,云南联亚律师事务所的发展越来越与国内外律师及律师事务所发展相近,目前云南联亚律师开展法律咨询 法律顾问 婚姻法律服务工伤 交通法律咨询与服务 律师调证等一站式法律服务。